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多家银行调整存款利率!业内人士:存款降息是大势所趋 其他品种期限利率保持不变!

多家银行调整存款利率!业内人士:存款降息是大势所趋 其他品种期限利率保持不变

时间:2025-05-12 00:48:12 来源:文思云舍 作者:知识 阅读:831次

  新年来临,多家调整大势银行存款利率也出现一波调整。银行业内  

  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日前调研发现,存款存款近期多家中小银行对定期存款挂牌利率进行下调。利率不过,人士也有部分银行出于新年“开门红”的降息考虑,将存款利率进行阶段性小幅上调。多家调整大势 

  部分银行下调存款利率 

  日前,银行业内乌鲁木齐银行发布公告称,存款存款为顺应利率市场化改革趋势,利率该行将对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进行调整。人士个人存款方面,降息活期存款利率由0.3%调整为0.25%;一天、多家调整大势七天通知存款利率由1.04%、银行业内1.755%调整为1%、存款存款1.65%;定期整存整取二年、三年、五年利率由2.73%、3.5%、3.85%调整为2.7%、3.35%、3.7%。

  新疆银行也对部分期限的存款利率进行下调,将人民币个人存款定期整存整取五年挂牌利率由3.85%调整为3.7%,其他品种期限利率保持不变。此外,五大连池农商银行也自2023年1月1日对定期存款利率进行调整,三个月至五年期整存整取利率利率较此前下调5至25个基点。 

  不过,也有多家中小银行对存款利率进行小幅上调,以吸引更多客户。例如,1月1日起,河南义马农商银行、宜阳农商银行将一年、两年、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上调至2.25%、2.7%、3.3%,湖北谷城农商银行整存整取三年期、五年期存款利率均由3.00%调整至3.10%。 图片来源:“河南义马农商银行”公众号  

  对于中小银行近期对存款利率的密集调整,一位券商分析师告诉记者,下调主要是受存款利率市场化影响,商业银行通过结合市场环境,调整自身负债成本,从而引导客户行为优化负债结构。上调存款利率则可能是出于“开门红”的考虑,通过吸收长期稳定资金,夯实业务“基本盘”,但预计只是阶段性动作,不会持续太久。 

  存款降息是大势所趋 

  记者基层调研了解到,目前大中型银行的存款利率未出现明显变化,整个银行业也没有出现“揽储大战”的情况,银行员工均在加大对理财产品、保险产品、基金产品的推荐力度。  

  工商银行一位客户经理告诉记者,自去年9月15日该行对存款挂牌利率进行调整后,目前该行三年期整存整取存款产品利率为3.0%,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3.05%,“目前存款产品利率较低,如果客户想锁定长期利率,可考虑加大对增额终身寿险产品的配置力度”。  

  农业银行一位客户经理表示,目前该行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产品和大额存单利率较低,且额度较低,需要提前预约。“目前我们有几款新春特供的储蓄型理财,结算利率约能达到4.0%以上,比较受欢迎。”她表示。  

  目前,居民存款热情较高。央行12月12日发布的2022年1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截至11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63.96万亿元,同比增长11.1%。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57.78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个和3个百分点。  

  对于2023年,业内人士认为,商业银行净息差压力仍存,降低高成本负债将成为重点工作,存款产品降息是大势所趋,建议居民加大对其他金融产品的配置力度。  

  对于中小银行揽储工作,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认为,中小银行要根据自身资产负债情况,理性拓展存款业务,既要保持存款适当增长,也要保持负债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否则可能资产负债失衡,建议中小银行理性揽储,要抛弃规模情节和速度情节。 

标签:存款利率|降息责任编辑:陈子汉 陈子汉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 匠心坚守铸就我州豆制品行业标杆
  • 梦想海贼王卡牌战力速升指南全面解析高效养成策略与实战进阶技巧
  • 144小时变240小时!中国过境免签政策全面放宽优化|快讯
  • 140.6万人次!宁波这些地方,火热!预测今天更火
  • 消金公司ABS业务添“新成员” 中信消金入局
  • 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4:北京超越上海重返榜首,中西部城市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快讯
  • 宿州市养老服务从“有保障”迈向“有质量”
  • 今日辟谣(2025年2月7日)
推荐内容
  • 打着“纳米”旗号的日用品,是智商税吗
  • 巴方公布军事行动代号,“致印度约70%电网瘫痪”
  • 国家网信办公开征求意见:规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
  • 放假回微信不算加班?法院判了
  •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第三季度消费投诉热点:“代维权”“摄影服务”“演出票务”等上榜
  • 2024年上市银行人力成本普涨原委:争抢科技金融人才